西安村医黄大举:大胡子村医貌似鲁智深 免费服务受当地人尊敬和爱戴_缺少维生素b2的症状有哪些
1
2025 / 05 / 24
5月13日,李亚鹏的妻子海哈金喜发布视频,说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好,为了缩减开支,他们不得不从之前的大平层搬进一个普通的小区,尽管房子看上去比一般北漂的大,但跟以往的豪宅根本没法比。
房东留下的床头破损的床,也被他们照单全收。而这次搬家,作为家中男主人的李亚鹏出差了,海哈金喜自己承担起搬家重任。
也许是经济确实吃紧,也许是为了省钱,在海哈金喜的搬家视频里,并未请人专门清洁整理,整个过程,都是她和妈妈、弟弟一起完成的。
“幸好我菲跑得快。”“这些年投资做生意,不知道亏了多少,王菲要是不跟他离婚现在养老钱都要被霍霍完。”
而这场时隔20年才开的演唱会,门票一经放出就秒空,据说票价最高炒到了17万一张,难以想象,谢霆锋又赚到了多少。
作为王菲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两个男人,一个做生意干一行亏一行,一个混得风生水起,大众也总喜欢拿两个人做比较,
李亚鹏曾发长文回顾创业史,有句自我评价十分精准:“我人生的最大错误,就是我的情怀远大于我的能力。”这句话贯穿了他的前半生。
出道即巅峰的李亚鹏,手握多部经典作品的男主,这几乎是给他的人生,上了一层养老保险,只要他自己不“作”,后半生也能过得十分舒服,但偏偏他有一颗从商的心。
2008年,李亚鹏拿出自己的资源和钱,准备在丽江开发房地产。他想得很美好,雪山的冷冽和圣洁,加上丽江独特的自然风光,不正是现代人向往的田园牧歌生活吗?
当然,靠着自己这点钱肯定是搞不起来,李亚鹏很快找来了金主。金主之一泰和友联,投资6000万。双方约定3年到期,如果项目赔了,他负责赔4000万给泰和友联公司。
后面还拉了很多人进来,总而言之,在2012年,李亚鹏自称总耗资35亿的雪山项目,风风火火地干起来了。
一位施工负责人曾说:这是他接过的最奢华的项目,李大老板做事完全是一副“但求最好还求最贵”的样子。然而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
尽管多个圈中好友站台,但在2012年,上海房子均价也才2万出头,雪山小镇最小面积的别墅,也卖到了400多万……
毫无疑问,这个项目以惨淡收尾。负债累累的李亚鹏将51%的股份作价1.938亿贱卖,而欠下泰和友联的4000万,则迟迟未支付。
2015年,他被对方一纸诉状告上法庭,这场官司,持续了6年,为了哀求债主延缓债务,李亚鹏甚至带着哭腔说:
2023年,名下已没有可执行资产的李亚鹏,被列为“失信被执行人”。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付出的惨痛代价。
在那个时期,房地产本是赚钱的项目,但他偏偏要搞情怀,在远郊建别墅,又没有操盘掌控的能力,最终只剩一地狼藉。
近两年,直播行业兴起,但凡有点小名气的网红、明星,无不赚得盆满钵满,但李亚鹏的视频,总有点搞“情怀”那味儿。
要么就是“喊节气”视频,每到24节气中的某一个,他就在视频开头扯着嗓子大喊一声,场面显得十分尴尬。
要么就是和“茶友”相聚,动辄几百万的茶杯,上千万的古董,甚至上亿的青花瓷瓷器,情怀是拉满了,钱也花了很多,但受众的定位确实模糊不清,直播的效果自然也是不如人意。
2000年,李亚鹏担任制片人,他给自己的电视剧投资800万,成本是其他电视剧的两倍多。这些钱并不全都花在制作上。
李亚鹏还很容易被员工坑,据了解他的人说:他对财务和管理把控得不严,也就出现了很多财务漏洞,让他损失惨重。
李亚鹏的种种做法,不像一个创业者,一个管理者,他拉不下脸,狠不下心,不习惯用严明的规章制度约束员工,也就注定了后面的失败。
前妻王菲曾评价李亚鹏:投资布局就像八爪鱼,毫无章法。创业不同于兴趣爱好,更不是当明星,既要有严格的背调,要有管理体制,还要谋篇布局,需要细致到方方面面,光靠情怀,或者个人魅力,最终只能是惨淡收场。
巴菲特曾表达过一个投资观点,他所中意的商业模式,最好同时符合两个标准,一是有提价能力,二是不需要投入过多额外资本,就能实现销售额的增长。
而谢霆锋呢,与李亚鹏重资产高风险的投资不同,谢霆锋的投资模式是:轻资产、少投资、高回报,正是巴菲特喜欢的类型。
2003年,23岁的谢霆锋创办影视特效公司“PO朝霆”,在当年的香港乃至中国,这样的后期制作公司凤毛麟角。
在经历一开始的投入收益打平后,朝霆就独家研发了动态追踪技术,包揽了宝马、奔驰等多个高端汽车广告,大赚一笔。
不仅如此,谢霆锋在香港房价大涨之前,就成了“包租公”,在香港核心地带买下多个商铺,妥妥实现了“睡后收入”。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大火,他又敏锐觉察到其中的商机,2014年,一档综艺《十二道锋味》成功给谢霆锋打造了“厨神”人设,此后,他在“厨子”的路上一骑绝尘。
当李亚鹏为4000万焦头烂额时,谢霆锋避开红海竞争,切开小众赛道,他靠“卖烤肠”,3年到手15亿。
其次,谢霆锋很懂得扬长避短。和李亚鹏“八爪鱼”式的商业版图不一样,谢霆锋的每一次投资,都极大发挥了自己的强项,规避了自己的弱点。
做后期公司,他利用自己明星行内人的身份,把更多的资源带入公司。后来他觉得这个公司的前景到头了,就高位套现、潇洒离场。
做餐饮,他也没有一股脑儿砸钱开厂,而是输出自己的IP和品牌,采用代工贴牌、品牌授权等模式,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。
霆锋虽然投资众多,但他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演艺主业:做影视后期,是与电影行业息息相关;卖烤肠,深度捆绑美食综艺;开演唱会,形成持续曝光度,一套组合拳打下来,他不成功谁成功?
他很清楚“谢霆锋”三字的含金量,一旦脱离明星身份,未必还会有那么多人买账,所以他要最大价值去实现IP变现。
演戏是李亚鹏的强项,他也曾塑造过很多经典角色,但地产、餐饮、电动车,等等,都是他并不专业的行业,在一个自己都不了解的行业里,想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,显然是很难的。
他接触过李亚鹏的私人助理,对方评价李亚鹏:当演员时,李曾见过资本的强势,再红的演员在资本面前也很卑微,他就特别向往当老板那种前呼后拥的感觉,可他骨子里的文青气质,又让他对金钱的概念不深,
十几岁因为家庭债务,被迫进入演艺圈,很早见识到世间的人情冷暖,在圈内底层摸爬滚打的他,深知钱的重要性,他也毫不掩盖要赚钱的野心,这成就了他投资的缜密,以及谋篇布局的能力。
其实做生意嘛,为了赚钱,并不丢人,认认真真、心无旁骛地做,哪怕是很小的生意,也有属于自己的空间,最怕的是,自己高高飘在空中,没有实战和底层摸爬的能力,没有杀伐果断和运筹帷幄的能力,光有情怀和理想,最后只能一败涂地。
而一个人能拥有的财富,是和你的能力和认知相配的。当你拥有了自己掌控不了的东西,或者走错一步,最后都会慢慢流失。
当然,惨淡收场也好,飞黄腾达也好,只要是自己选择的人生,并且能承担相应的代价,旁人就无法置喙。